2010年4月30日 星期五

中國時報-劇場版莒哈絲 文字重組與拼貼

中國時報【汪宜儒/台北報導】

當法國女作家莒哈絲的魅力文字,碰上台灣中生代的女劇場導演,那些濃重卻又幽微的感性文句與場景氛圍,將如何轉譯成演員肢體與舞台流動?同樣具有編、導、演背景的徐堰鈴與林如萍,不約而同以莒哈絲為題,先後推出《沙灘上的腳印》與《Kalpa:時光之劫》,展現台式的莒哈絲舞台風貌。


2010-04-25
 
談及莒哈絲,選擇以《勞兒之劫》為創作靈感來源編創出《沙灘上的腳印》的徐堰鈴認為,「她文字裡的時間感是無邊無際,畫面是意識流又富音樂性,句子不長,但有很多感官性質,角色的內裡於是一直在調換。這對我來講的確成了某種創作上的啟發性。」
 
徐堰鈴沙灘腳印 延伸時間與空間

《沙灘上的腳印》的舞台形貌,徐堰鈴透過兩位對應小說中的人物:勞兒與雅克,以及現場音樂、舞蹈進行架構,並將部分時空場景拉到一間台灣的精神病院。至於內裡的精神質感,徐堰鈴在編創的對白中模仿起莒哈絲那種「輕輕的、話講到一半就迂迴到別處去」的筆觸特色,「我將原本小說的一些對話打散,拼成一組新的對話,再穿插一些不是那本書的對話以及我模仿的語句。」
 
至於林如萍替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夏季公演所編創的《Kalpa:時光之劫》,則從莒哈絲的電影腳本《印度之歌》為出發,同時拼貼進《副領事》、《恆河女子》、《死亡的惡疾》等多部莒哈絲書寫「印度風貌」的小說形貌。
 
林如萍時光之劫 40歲的人生風光
 
關於莒哈絲,林如萍說:「莒哈絲的文字濃度高,很重要的是她話外音的部分。我只是就這些年感受到的氣味感受創作,也不是就是要做莒哈絲,但在她創作中那海潮、孤獨、死亡、激情、黑夜等元素,卻跟我四十歲的人生時序風景有若干關聯呼應啊。」
 
不同於傳統文本的嚴謹與每個角色的可被探索性,在《Kalpa:時光之劫》中,演員的對白極少,角色之間也僅有模糊的對照關係,並無具體故事主線,形式上,林如萍則採以多面向的舞台與大量影像的配合使用,試圖以單純的演員身體和表演方法與影像、空間和音樂互為架構。
 
《沙灘上的腳印》四月廿五日在台北牯嶺街小劇場登場,《Kalpa:時光之劫》自五月廿一日至卅日在北藝大展演藝術中心戲劇廳演出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