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5月1日 星期二

【臉書神話學】小美容策展人魏瑛娟的臉書考

魏瑛娟:「臉書是個巨大的鏡像,映照出我們的臉。」




1.就你的觀察,臉書如何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和行為模式?

加入臉書到五月剛好滿一年,從加入到現在,一直持續觀察著臉書萬象,希望理出個網路「真面目」。一邊po文,一邊提醒自己要自省清醒,每一個滑鼠click,都是行過的痕跡,都是呼出的氣息,都是「我在」。臉書真是某種現代精神藥癮,服了暫時忘憂消解焦慮,但現實殘酷仍在,不會因「讃」稍解。臉書也是個巨大「鏡面」,映照出我們的臉(生活的現實與鏡像),不僅快速,且幾乎是巨細靡遺的,po文、建立相簿甚至打卡告知行蹤等等,都不是臉書最讓人「驚悚」的地方,魔鬼藏在細節裡,每次細看timeline活動紀錄,那些日期分秒事件人物文字等等,有如神諭咒語……真有神鬼的,祂(臉書)知道你的一切,甚至比你清醒全面,且不會遺忘。我們有了新的偶像與神祉。

2.小美容以臉書為題,在策展概念上有何特別的想法?

選擇南海藝廊作為演出場地,開宗明義就不是想做傳統的劇場演出。論述數位時代臉書現象應該更有趣更有創意些,我對「行為」和「互動」比對單純「看戲」這事感興趣,也想在此藝術節裡強調。臉書是網路上的「行為藝術」,人人都是作家、攝影師、記者、評論家甚至是可給人打氣、指引的導師,臉書改寫過往許多職稱定義,也建立了一個更自由民主的交流平台。現實生活裡的劇場演出呢?也應該是一個不同於傳統演出定義的「行為藝術」,包含了建築、事件、身體、聲響、物件、燈光等等,演出者與觀看者的界限不須嚴格恪守,某種互動和閱讀的民主應該被探索。

3.小美容集結了6位七年級創作者,是否也突顯了新世代的創作趨勢或思維方式?

世代不同,創作者思維、論述方法確實會不同,這是要思索、面對的,不是比較優劣,而是對於生活、創作或說和這個世界對話的方式已逐漸改變,雖然說的可能是同一件事或傳達同一情緒。不過,應該有共同不變的交集,那是創作的最基礎,對人和其所處世界的恆久探索。

4.分別形容你所看到這6位創作者不同的特質?

六位各有殊勝、風格。
余彥芳嚴謹認真,凡事早早準備,因為舞蹈背景的訓練,對虛擬網路和真實身體的接觸與溫度,思索較多。 蔣韜是我教過最有才氣的學生之一,擅長作曲和對聲音的思索,論述或創作都較哲學思辯,看他如何從一抽象概念轉化到實際演練挺享受的。 許哲彬很會說故事,對角色拿捏也精準,許多戲劇情境舉重若輕,看來嬉笑怒罵,其實批判得很。 陶維均的強項是文字和音樂,對時事新聞網路現象的閱讀見解常讓人莞爾,他和朋友經營多時的「憂鬱少年」一直是我喜歡的粉絲頁之一。李銘宸的腦袋是我最好奇的,不太能以常理揣度,這種不按牌理出牌的趣味反應在他的作品裡,每次看都有驚喜。簡莉穎情感豐厚,戲劇性強,人比作品更劇場,戲裡戲外都引人好奇。

-

「做臉不輸—小美容藝術節」
I am Beautiful Facetival

策展:魏瑛娟
創作群:余彥芳,許哲彬,蔣韜(第一週)李銘宸,陶維均,簡莉穎(第二周)
6月29日-7月8日 台北教育大學南海藝廊
單場600元,雙週套票1000(限量發售)
購票:兩廳院售票系統